贵州农业科学
    主页 > 期刊导读 >

植物保护论文_玉米纹枯病研究进展

文章目录

1 玉米纹枯病致病病菌与致病机制

1.1 玉米纹枯病菌的分类

1.2 玉米纹枯病病菌致病机制

2 玉米抗纹枯病种质资源的筛选

3 玉米纹枯病抗性及抗性相关QTL定位

4 玉米对纹枯病的抗性机制

5 玉米纹枯病防治方法

6 展望

文章摘要:玉米是全球三大粮食作物之一,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。玉米纹枯病是一种由立枯丝核菌(Rhizoctonia solani)侵染玉米引起的真菌性病害,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发生,每年造成的产量损失超过10%。由于缺少免疫和高抗材料,且玉米对纹枯病的抗性为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,易受环境影响,导致玉米纹枯病的抗性遗传和育种应用研究进展缓慢。对玉米纹枯病致病菌与致病机制、抗病种质资源筛选、抗性及抗性相关数量性状座位(QTL)定位、抗性机制和防治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,以期为开展玉米纹枯病抗性研究和应用提供新思路。

文章关键词:

项目基金: